我成帝了金手指才來

天涯月照今

都市生活

“叮!歡迎您加入聊天群!”
“叮!您已自動成為群管理!”
“叮!歡迎莫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107章 楊戩與清源妙道真君

我成帝了金手指才來 by 天涯月照今

2023-9-10 22:56

  面對孟川的評價,孟奇也不由自主的點頭,表達自己的認可。
  楊戩如果現在證彼岸,能不能成功不說,但祂的積累的確不差,比現在的自己要深厚壹籌。
  但孟奇也不差了,其積累底蘊已經高於造化證道彼岸的基本積累要求了。
  積累這種東西,其實到了壹定的程度,也就差不多了。
  對於孟川的贊譽,楊戩倒是很清醒,沒有飄飄然。
  壹位彼岸者誇妳成就彼岸的機會很大,有的時候可不是壹件好事。
  固然,雖然楊戩也知道,如果自己準備證道的話,孟川是不會阻攔祂的。
  但是人家誇歸誇,妳總不能完全當真,然後直接就飄了啊。
  楊戩嚴肅認真的說道:“我雖然有幾分積累,但想要證就彼岸,還不夠,準備還不充分,這壹紀元我都沒有成功的機會。”
  孟川搖頭,“妳啊,就是性子太謹慎了,沒有年輕人的朝氣與沖勁。”
  孟奇聞言,神色頓時古怪了起來。
  楊戩可是上古年間的人士,若論年齡,絕對是比孟川大的。
  年輕人說老頭子沒有朝氣是吧?
  屬實是樂死妳孟奇爺爺了。
  壹世之中的太古洪荒並非是單獨的壹個紀元,而是代指開天辟地到昊天天庭毀滅為止的那壹段時光,由多個紀元組成。
  太古洪荒之後就是上古,楊戩就是那壹段時期降世的,若說年齡,還真比孟川大。
  但又沒有孟川大,畢竟孟川很古老。
  楊戩倒是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,畢竟祂不了解孟川的情況,相反,祂對孟川的話很認同。
  “自小開始,我便沒有什麽年輕意氣了。”楊戩平靜的說道:
  “我行事,都要多般布置,謹慎謀劃,喜歡隱藏自己,哪怕是對敵之時也是能放水就放水。”
  “沒有舍棄壹切去拼命的沖動,更別提像小師叔妳,或者說孫猴子那樣,哪怕只有壹線可能也要去爭取的氣勢,定要與天齊高。”
  “那不是我的風格。”
  “對我來說,證彼岸還太早了,我還沒有做好準備。”
  “就算其他的彼岸者都坐視我證道不理,我自身也沒有百分百成功的把握,成與敗也就五五之間罷了。”
  “不穩妥,不穩妥,五五之間的成功率,與自殺何異?”
  須知,證彼岸失敗而死的話,那是沒法復活的。
  楊戩接著說道:“祖師為我預言過,我自身也有所感應,我成道之機不在現在,而在那不知道是否存在的下壹紀元。”
  “如果有下壹紀元,我必成道。”
  楊戩口中的祖師,就是元始天尊。
  元始天尊消失之前給祂預言,在加上祂親身感應,毫無疑問楊戩信了,堅定的相信。
  對於下壹個紀元成道,祂有著強烈的信心,故這壹紀元中萬古歲月流逝,楊戩都沒有沖擊彼岸的想法。
  看楊戩這份信心就知道,祂下壹個紀元證道的話,沒有失敗的道理。
  楊戩的話,孟奇聽著有些無奈,楊戩的話,顯然是略微不符合他的觀念的。
  的確,他是有壹股拼命勁,偶爾也會瘋魔的人,和楊戩的性子有著根本上的不同。
  不然的話,曾經又為何會被起雷刀狂僧,莽金剛,狂刀這忙厄綽號呢。
  除了招式的原因,也有他自身風格的原因。
  不過,雖然楊戩的話和孟奇的性子與孟奇不合,但孟奇卻也不會去批判楊戩。
 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路,楊戩謹慎,愛布置,喜藏鋒,這些都是他的特點。
  若是讓楊戩強行去拼,非要讓他變成孟奇這樣的性子,那反而是害了楊戩。
  而楊戩如今的性子,自然也是有其原因的,這關乎到楊戩的悲慘故事。
  壹世的楊戩並非是天庭女仙和人結合誕下的子嗣,他無父無母,天地而生。
  什麽劈山救母,金烏煉死其母,磨煉沈香了什麽的,統統都沒有過。
  那時,天帝為了擺脫先天神祇的限制而秘密轉世。
  天帝轉世,吸引到的目光可想而知,不知多少人仙神魔妖都盯著天帝,想要把天帝的轉世身給找出來。
  而天帝對此也早有預料,布下了許多疑陣來迷惑世人,讓人無法找到祂真正的轉世之身。
  楊戩就是“疑陣”之壹。
  而因為楊戩這個疑似天帝轉世的身份,楊戩幼年時生活的部落被壹位仙神所屠。
  整個部落只剩下祂壹個人活了下來。
  自此,楊戩便開始了逃亡生活,壹路顛沛流離,歷經艱辛,直至拜入玉虛宮後,才真正的安定了下來。
  和楊戩的逃亡經歷比起來,孟奇前半段人生的日子根本就是順風順水。
  也正是那段逃亡的日子,讓楊戩養成了如今的性子。
  要知道,楊戩所在的部落被屠,祂開啟逃亡生涯的時候,連十歲都不到。
  那樣的壹個孩子若是莽撞意氣,那早就死在追殺之中了,也就沒有了今日的清源妙道真君。
  謹慎,藏拙,放水不得罪人,愛布置留後手,那都是幼年便積累的經驗,刻在了骨子裏。
  要知道,楊戩在沒有遭遇部落被屠這件事情之前,可是赤子之心,壹塵不染的。
  孟奇剛剛穿越過來在少林寺遇見的師弟真慧,便是按照楊戩小時候的模子刻出來的。
  赤子之心,充滿了天真與童趣,永遠快樂,不會為任何事情所憂愁,永遠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。
  孟奇不認為楊戩的行為處事適合自己,但他也不會覺得楊戩的性格不好,覺得這有問題。
  楊戩曾經經歷過的苦難他沒有經歷過,他又怎能去指指點點呢?
  如果不是被逼無奈,誰又願意將自己的性格扭向另外壹個極端呢?
  或許可以這麽說,楊戩已經永遠的留在了那壹段滿懷赤子之心的幼年時光。
  就如同小和尚真慧壹樣,至他回歸楊戩時,他依然是壹塵不染的赤子。
  離開被屠殺的部落,開始逃亡的那個人,是清源妙道真君。
  不過,對於楊戩的性子,孟川倒是頗為認可與贊賞的。
  雖然嘴上說著楊戩沒有年輕人的朝氣,但這股穩健勁,是孟川更欣賞的。
  關乎自己的性命,再穩健也不為過。
  五五之分的概率,的確是太低了,這就是自殺。
  起碼也得有九成八的成功概率才行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