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宗罪前傳_第壹卷 監獄之子_第壹章 犯罪天...
十宗罪(全) by 蜘蛛
2024-4-17 20:27
第壹卷
監獄之子
第壹章犯罪天才
多年前的壹個秋天,沂蒙山的柿子紅了。正是黃昏,遠處升起炊煙,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著幾個小孩。小孩都臟兮兮的,背著破書包,唱著歌謠。
壹個小孩到路邊的柿子林裏撒尿。壹會兒,小孩出來,目光驚恐無比,他兩手抓著自己的頭發,嘴唇哆嗦著對同伴講:“草裏……有個死人。”
那死者是個農婦,被脫光了衣服,砍下了頭顱和四肢,扔在了草叢裏,奇怪的是**卻被兇手撒了壹把泥土。這出於什麽樣的犯罪心理?後來經過公安偵查,兇手是她公公,這樣做只是為了給她遮羞。
案情並不復雜:她是個寡婦,與鄰居通奸,生了壹個嬰兒,公公覺得丟人,便痛下殺手。
可以想象那是個月光如水的夜晚,壹個白發老頭背著壹具光溜溜的女屍走在柿子林裏,老頭用斧子將屍體肢解,臨走前,他抓了把泥土將兒媳婦的**蓋上。
柿子紅了。
寡婦被殺了。
那個孩子沒娘了。
加祥縣城有條老街,老街早已不在。當時靠近糧局的拐角處有兩間破敗的房子,房子沒有門,房頂搖曳著狗尾巴草,向北的窗戶被磚封死了。
有個外地人曾經指著房子問:
“那是廁所?”
得到的回答出人意料:
“不是廁所,那是派出所。”
1978年12月23日,下雪了。
老街泥濘不堪,電線桿下的殘雪顯得牙磣,樹枝上的雪好像能吃。北風呼嘯,滴水成冰。壹個穿破毛衣的男人在派出所門前徘徊了壹會兒,走了。後來從屋裏出來個民警,看看天,看看地,地上有件黑棉襖,棉襖包裹著壹個嬰兒。
民警嘆了口氣,解開懷,掏出**餵孩子。民警是個女的,老街的居民都認識她,都喊她周嫂。
周嫂站在路邊餵奶,站在天地間餵奶。
叫聲嫂子,淚如雨下。
從此,這個孩子便在派出所裏長大,後來他成為了壹名優秀的警察。
另外壹個孩子,出生在監獄裏。
他娘是個婊子,按照“文革”時期的說法,叫作破鞋。破鞋殺了人,召開宣判大會時,她高昂著頭站在臺上,當聽到死刑,聽到槍斃,她向臺下圍觀的群眾惡狠狠地吐了口酸水。這口酸水救了她的命。
她懷孕了。
壹生天,二生地,三生萬物。
幾個月以後,當當當,孩子出生了。她得了產褥熱,臨死前掙紮著對壹個女警說:“我要知道這孩子的爹是誰,我絕不饒他,非宰了他。”
監獄長叫沈昂,公安出身,“文革”期間,因壹起錯案被關進了看守所。平反以後,即1978年以後,上面征求他對工作安排的意見。他選擇的竟是關押自己的看守所。他對監獄有著很深的感情。當過犯人,又當警察,所以能做出雙重思考。他在會上對其他獄警說:“這孩子和監獄有緣,沒有親人,妳說把他扔哪兒,大街上扔的孩子民政局都不管,更何況這個,讓他在這先住著吧。”
犯人給孩子起名高飛。這也許代表了他們的意願。女犯的胸部最美,因為**就在那裏。女犯成了高飛的母親,男犯成了高飛的父親,監獄成了
他的家。
監獄也是學校。時間是壹塊破表。高飛會爬了,小手摸遍高墻內每壹寸土地,他在犯人的影子裏爬,爬著爬著就站起來了。有壹天,監獄長自言自語,我可能弄錯了,這孩子生下來就是為了學習犯罪的嗎?孩子沈默寡言,和犯人卻很親近,犯人教給他很多東西。他學會吃飯的時候同時學會了抽煙,學會說話的時候同時學會了罵人。童年還沒過去就習慣了沈思,青春期還未到來就懂得了**。他了解各種黑道切口,清楚各種文身象征。他知道如何熬制鴉片,如何配制**。形形色色的犯罪手法也漸漸記在了心裏,怎樣用刀片行竊,怎樣用石頭搶劫,怎樣用瓜子詐騙,等等。
就這樣,高飛在監獄裏長大。
16歲那年,他對監獄長說:“我想出去逛逛。”
所有的犯人抓著鐵柵欄唱了壹支歌。這歌是為釋放的犯人送行的。
十字路口像十字架。
高飛走向了壹條荒無人跡的小路。他壹無所有,連腳下踩著的壹小塊硬邦邦的土地也不屬於他。他身無分文,卻很富有。他腦子裏有壹千只蝙蝠在飛,壹千個邪念難道不是財富?可以買到捷徑,買到黑色的火焰,這火焰在夜裏是看不見的。
出獄時給他的那點錢已經花光,他到處流浪。流浪的另壹個名字叫作墮落。在城市裏流浪的人像城市裏的野獸,在鄉村流浪的人像鄉村裏的野獸。他們是乞丐、人販子、江湖藝人、通緝犯、野雞和無家可歸的人。他們靠什麽生存?沒有職業,或者說職業就是犯罪。
高飛從城市走到鄉村,走著走著看見了壹把刀,壹把殺豬刀,這條青草叢生的小路通向集市。
第二天黎明,有個趕集的老頭看見了壹個孩子。孩子站在路中間,手裏拿著壹把刀,紅紅的眼睛,牙齒冷得發抖,他赤著腳,穿著壹件大人的襯衣。
孩子說:“給我壹口吃的。”
他開始了第壹次犯罪:搶劫。
搶劫犯看著這個老頭。
老頭看著這個孩子。
風吹得路兩邊的玉米嘩啦啦地響。老頭說:“娃,妳從哪兒來啊?”
孩子說:“從監獄裏來。”
“娃,妳家住哪兒?”
“監獄。”孩子不耐煩地說,“啰唆,有吃的沒,籃子裏裝的什麽?”
孩子手拿尖刀壹步步逼近,老頭覺得恐怖極了,扔下籃子轉身就跑。
籃子裏有個盛過洗衣粉的塑料袋,袋裏有些零錢。
孩子拿起錢,聳了聳肩膀,向路邊的村莊裏走去。
隔著壹條長滿蘆葦的水溝,高飛看見壹戶人家。小院寂靜,籬笆上開滿了牽牛花,壹條吐著舌頭的狗拴在小棗樹上,狗的面前放著壹個碗,碗裏有骨頭,骨頭上還有壹點肉。
他站在那裏,餓極了,他的面前是壹條臭水溝,狗的面前是壹個天堂。
他敏捷地跳過水溝,翻過籬笆,到了院子裏。
狗汪汪地叫起來。
這戶人家有壹個啞巴閨女,她聽不見狗叫,她梳頭時向窗外瞟了壹眼,看見壹個孩子坐在院裏,抓著骨頭,又啃又吞,眼睛不時地四處張望。
啞巴閨女推開木窗,壹陣嗚哩哇啦的怪叫,孩子嚇得落荒而逃。
高飛跑到集市上。集市上還很冷清,東邊
有壹排賣魚的水泥臺子,西邊有壹排賣肉的木案子,中間是壹排雜物,依次是:壹條舊麻袋、壹塊石頭、壹只破碗、壹截樹枝、壹段繩頭……這都代表著人,代表著小販占下的攤位。
高飛從賣飯的那裏買了壹碗魚湯,這魚湯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魚。喝完以後,集市上熱鬧起來。賣雞的、賣肉的、賣青菜的吆喝起來,也有不吆喝的。
忽然聽到三聲鞭響,壹個耍猴的用磚碴在空地上畫了個圈,然後耍猴的拉著長音喊道:“媽乂,站——好。”壹只小猴規規矩矩地立正,敬了個禮。上前圍觀的人鼓掌哄笑起來。小猴站了壹會兒,累了,便坐在地上,耍猴的怒目而視,摸起鞭子,又罵了句關於猴子祖宗的臟話。
小猴嚇得吱吱叫著轉圈亂跑。耍猴的說:“籲,剎住!”接著發出壹串命令,小猴就在這命令之下表演了齊步走、臥倒、匍匐前進、中彈裝死,逗得觀眾哈哈大笑。最後耍猴的扔給小猴壹頂破帽子,小猴便舉著向圍觀的人要錢,誰給的錢多,小猴便跪下磕頭。
“收稅的來啦!”壹個大蓋帽讓耍猴的交了十塊錢,開收據時,耍猴的說:“別開了,俺不要單子。”收稅的說:“喲嗬,會辦事啊,那收妳五塊吧。”
收稅的走後,壹條狗擠進來,它瞪著猴子,發出嗚嗚的威脅聲。猴子也不示弱,齜牙咧嘴,並做了幾個下流的手勢。
看人打架是壹種樂趣。“有人打架”的另壹個意思是“我得看看”,看動物打架也是壹種樂趣。
有時打架不需要原因,彼此覺得對方不順眼就夠了。
猴子贏了,它抓瞎了狗眼,人群為之歡呼。耍猴的打聲呼哨,猴子躥上了他的肩。
就在耍猴的擠出人群的時候,高飛將手偷偷伸進了他的褡包。
高飛坐在壹堵土墻下氣喘籲籲。他從集市上壹口氣跑到這裏,偷到的不是錢,而是壹張剛剛從某個電線桿子上揭下來的通緝令:
金炳山,外號山牙,男,55歲,身高1米70,山東範縣金臺村人,因販毒被判刑,現在逃……
“拿過來!”耍猴的突然站在高飛面前。
高飛的手壹哆嗦:“山牙!”
耍猴的說:“是我。”
高飛說:“我……我不識字。”說完他站了起來。
“下手挺快,是個苗子,要不是小煙包看見,真讓妳跑了。”山牙說。那只叫小煙包的猴子沖高飛做鬼臉,並且拿小石頭砸他。
高飛說:“不是這小猴,妳也找不著我,追不上我。”
“是啊,”山牙壹屁股坐在石頭上,“我的腿不行。”他卷起褲腳,卸下壹截假肢,揉著膝關節說,“我是個瘸子。”
小煙包看見假肢,眼睛壹亮,打了幾個哈哈,眼淚和鼻涕立刻流下來。
它慢慢爬到山牙身邊,吱吱叫著哀求著什麽。
山牙嘆了口氣,從假肢裏捏出壹小包白粉,倒在掌心,小煙包伸著舌頭舔,興奮得尾巴都翹起來了。山牙摸摸小煙包的頭,繼而對高飛說:“妳是跟我走,還是留在這裏?”
山牙陰沈著臉。
高飛說:“我跟妳走。”
兩個人和壹只小猴轉過街角,消失了。誰能想到,幾年以後出現了壹個前所未有的特大犯罪集團,整個中國籠罩在陰影裏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