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67章 李承乾的怪异举动
大唐:武神聊天群 by 宁心静气
2025-7-14 00:10
“一个太子,为什么要接触这么多军中的人?这里面似乎有些猫腻.....”唐峰目光死死的凝视着这条信息。上面透露出来的一些额外信息,让唐峰有些不敢相信。
李承乾到底想做什么?
要知道,皇子交好这些人,算得上是犯了君王的忌讳了,而且李承乾这个太子似乎现在也不怎么招李二的喜欢了。“而且,最重要的是,李承乾接触的这些武勋,大部分都是郁郁不得志的,李承乾会许诺什么好处?让这群武勋替他卖命做事?”
唐峰微微沉默了一下,他的大脑在极速的转动。他设想过很多可能性,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是......李承乾想要造反,他要兵变!
因为现在李承乾就用这种常规的方法和李泰斗下去的话,李承乾肯定会逐渐失势,甚至太子之位都会落到李泰手中而现在已经有了这种趋势了,李承乾的势力在迅速缩减以及节节败退。
唐峰摇了摇头,他突然能够想通,为什么李承乾贪污了这么一大笔银子了,这些银子估计全部拿去招兵买马了。这也是李承乾这笔银子去路不明的原因。
“要比狠辣,还真是天家人够狠啊。”唐峰忍不住的咂舌道。
李二也算得上是兵变夺得位置的,即便是这样,李二也有资格坐这个位置,因为大唐的江山,也有不少是李二打下来的。
但是李承乾兵变就算成功,他坐得稳这个位置吗?他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事迹吗?
一件都没有。
而且在如今这个情况下,李承乾兵变成功的可能性,在唐峰看来,近乎为零。这根本没有什么可能。
“李承乾也不可能不知道他兵变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低,所以即便就算是这样,李承乾依然还是在做,这是因为什么~`?”
唐峰微微眯着眼睛,食指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打着。
李承乾也不会不知道他这个成功的可能性到底有多低,但是李承乾还是这样做了。
“是准备挑选一个合适的时机兵变吗?”唐峰蹙着眉头,开始思索起最近的朝廷大动静。
朝廷最近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动静,更多的在唐峰看来,似乎也并没有什么机会,可以让李承乾达到他的目的。“或许是我的思考方向错了?”唐峰又冒出了其他想法。
常规的兵变肯定是不可能的,像是疆外的那些边军如果兵临长安城下,那才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就算边军兵变,也不可能全都兵变,在这个太平盛世,有谁是真的闲得无聊跑去兵变的?至少唐峰不知道谁会这么的不理性。
既然边军不会造反,那么会是江南那边吗?
唐峰想到这里,觉得有几分可能,不过他很快又摇了摇头。
江南那边兵的可能性也不高,因为江南那些卫所的兵战力低得离谱,根本不可能形成什么有效的规模。把这些都排除之后,唐峰微微张了张嘴。
“或者说是京营?不对!京营根本不可能在李二眼皮子底下造反,要知道京营那些将领都是李二的心腹啊!”。唐峰有点不太理解李承乾到底在想什么了。
不管怎么看,他觉得李承乾造反成功的几率都很低。“等等,接触的是金吾卫?泰山封禅?”
唐峰抓住了关键点,他眼睛眯了起来,目光闪过一丝精光。
去泰山封禅的时候,虽然也会有军队的保护,但是贴身的必须还是金吾卫,如果李承乾将金吾卫给成功的策反了。那么还真有可能造反成功,因为李承乾这个虽然会引起口舌,但是他也是太子之位,至少现在还是太子。
所以反对的声音不会那么强烈。
君不见李二当时造反的时候,还只是一个秦王?
太子李建成都被李二给杀掉了,不一样坐稳了这个位置?
“还真是有些小瞧李承乾了。”唐峰也不得不承认,这个办法,看上去的确是目前最好的办法,是成功率最大的一个方法。
李二肯定不会死,但是李承乾也会效仿李二的操作,把李二尊为太上皇,然后他登基,但是李泰那肯定是必死无疑了。
都不需要想,甚至当场李承乾就会把李泰给杀了,以此起来绝后患。
“,看来李承乾也被逼急了,不然这种方法,李承乾也不至于能生出来。”唐峰感叹道。还是李承乾自己就不适合当一个皇帝,不然的话,李泰凭什么坐上太子的位置?
不说让李承乾立什么功劳,光是李承乾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,一样会被尊称为太子。
但是李承乾自从成为太子以来,到没有结交到多少有用的大臣,反而不少的大臣李承乾都得罪了个遍。反观李泰,虽然起点比李承乾要低上不少,但是人家好歹也知道什么叫礼贤下士。
“堂堂太子,居然还扮装扮做突厥人的模样,坐不上这个位置也是应该的。”唐峰冷笑一声。要是李承乾这个举动被幽州等级一直饱受突厥人战火的百姓知道了,李二都得出来写个罪己诏。至于李承乾?
还想当(诺的的)太子?
那不是做梦吗?不被贬为庶民都是李二扛得住数州的压力了。
目前李承乾这个举动,只是在少数人口中流传,根本没有捅到外界去,也没有谁有这个胆子,能够捅到外界去。这要是被查出来了,诛九族这个是没跑的事情了。
唐峰心里突然有个拱火的想法。
他想把这个消息给捅出去,当然一定要隐秘,这样的话,李二第一个怀疑的一定是李泰,到那时李治就可以悄悄发育。
甚至唐峰这个操作,会让李二对李泰生出一种心寒的感觉,圣心在这个时候,比什么都重要。不管你是不是太子,李二随便找个理由,都可以把你废了。
而且,唐峰也不要李二做什么,只要李二心里有一根刺,就足够了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