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唐夜唱

聖者晨雷

歷史軍事

  這是最好的時代,無與倫比的輝煌和榮耀,為後人留下了“唐人”的名字。   這是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

盛唐夜唱 by 聖者晨雷

2018-7-25 15:11

  “娘娘寬心,其實聖人對娘娘,還是壹片苦心的……”葉暢撓了撓頭,勸女人,勸壹個哭泣的女人,這實在不是他擅長的事情啊。不過葉暢可以推斷出,李隆基對楊玉環並未絕情,否則哪裏是這般處置的,既是如此,他就要想法子在這件事情中獲得壹些好處了。
  至少不能象現在壹樣,讓楊玉環遷怒於他,日後找他麻煩。
  “什麽苦心,便是苦心要重拾舊歡,嗚嗚……”
  此時的楊玉環,就與壹個普通女子沒有什麽兩樣,壹心都是哀怨,除了哭和發脾氣外,根本冷靜不下來。
  “娘娘,若是聖人真怪罪於妳,只怕等著妳的是冷宮,而不是回娘家了。”葉暢很直接地說道。
  壹聽他提到冷宮,楊玉環顫了壹下,不再哭了。
  對於宮中女子來說,特別是對楊玉環這般飽受寵愛的女子來說,冷宮是比地獄還可怕的地方。
  “聖人之意,也就是請娘娘先回家,讓娘娘家人勸解。平常人家中,夫妻也難免有吵架拌嘴的,這點兒小吵小鬧,算得了什麽大事?”葉暢又道:“但是,聖人耐心亦非無限,娘娘若是不能體會到聖人的好意……”
  “我不管他什麽好意,為何他要護著那個毒婦?”楊玉環聽到這裏,又怒了起來,不過這個怒,聲音就明顯小了。
  “娘娘,說起此事,臣倒是要為娘娘道賀。”
  “妳又要花言巧語!”
  “非是臣花言巧語,臣想著了壹件事情,壹個故事。”
  “哼!”
  楊玉環猶自生氣的模樣,葉暢也不待她允許,便說起西漢時宣帝之舊事。宣帝起於微末,原本連普通宗室都不如,年長而無妻,後來娶了許氏,夫妻二人同甘共苦。但漢武帝死後,被迎立為君的昌邑王無道,宣帝幸運地繼位,但權臣霍光之妻有意讓自己的女兒嫁與宣帝,乃暗示群臣建議宣帝另立皇後,宣帝卻下旨尋找當初窮困之時的佩劍,從而出來壹個故劍情深的典故。
  葉暢說完這個故事之後,楊玉環已經不再哭了,他知道女子總是容易被美好的愛情故事所打動的,乘機便又道:“所謂衣不如新人不如故,娘娘雖是國色天香,可天下佳麗何止千萬,個個都想著取娘娘而代之!聖人不責罰梅妃,那是因為聖人念舊。娘娘得聖人厚愛,更遠勝於梅妃當初,聖人又如此念舊,臣當為娘娘賀!”
  “妳們這些男人,壹個個便知花言巧語,黑的妳們能說成白的,白的又能說成黑的!”楊玉環沈默了壹會兒,然後又道:“總之我是不聽,不信!”
  葉暢悄然壹笑,楊玉環口中說不聽不信,實際卻已經信了大半。而且,她需要的只是壹個臺階罷了。想了想,葉暢又道:“我空口無憑,娘娘自是不信的,但是三日之內,聖人必會再請娘娘還宮。”
  “若真如此……哼,不懲戒那個賤人,我也不回宮!”
  說到此處,雖然還是氣話,終究是氣勢弱了起來。葉暢便又安慰了幾句,然後便要退出,那楊玉環卻不放他走:“葉十壹,妳先休走,我要問妳,那鏡子……傲來國是否還有?”
  “有,娘娘只管放心,傲來國的鏡子雖是不多,卻總有些,臣只等風向合適之時,便會再度啟航,探尋海外仙島,到時途經傲來國,定然為娘娘帶來更好的鏡子。”
  總算應付了楊玉環,出了門之後,葉暢長長舒了口氣,楊玉環召他來的用意,不在她話語中,但葉暢已經明白了。
  要他通過自己的渠道,緩和她與李隆基的關系,自然,能讓李隆基接她回宮那是最好的。方才葉暢的那些勸說,只是楊玉環退讓的臺階罷了。
  他才嘆氣,那邊就聽得女人竊竊私語:“這麽久?”
  “看來這位葉郎君不僅年輕力壯龍精虎猛,也有老牛的耐力啊……”
  “正是,正是,娘娘現在,應當已經不怒了吧?”
  “這麽久,自然是不怒了!”
  正是楊家三姐妹,她們的竊竊私語,讓葉暢冷汗再度出來,狠狠瞪了這三人壹眼,換來的卻是三個媚意十足的白眼。葉暢唯有唉聲嘆氣:若是李適之的兒子給他惹禍,那麽楊家這三姐妹,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後來楊玉環悲劇的原因啊。
  “娘娘召妳們進去。”葉暢不願意在這三姐妹火辣辣的目光下呆著,便騙她們道。
  倒也不是騙人,現在楊玉環情緒穩定下來,這三姐妹進去陪她說說話,更有助於幫她排遣煩惱。
  “葉賢弟,辛苦辛苦,妳身體不要緊吧……”才打發走楊氏三姐妹,那邊楊釗迎了上來。
  葉暢又瞪了他壹眼:這裏還有個禍害根源。
  方才來看,楊玉環不過是小女人罷了,有些小性子,喜歡爭風吃醋,這些可都不是什麽大過。而且她深居宮中,少與外界有聯絡,若不是她壹家子奇葩,怎麽會有白綾賜死的下場。
  “有壹件事情,妳須替我辦了!”他向楊釗伸出壹根指頭。
  楊釗看著那根指頭,暗暗佩服:持續這麽久,竟然還能堅挺如此!
  “賢弟只管吩咐!”
  “安排禦史臺的人,彈劾李霅。”
  “李適之的那個蠢兒子?”楊釗眼前壹亮。
  李適之雖是去職,可如今還沒有任命繼任者,他仍然是李林甫的眼中釘,如果能夠通過彈劾李霅來打擊李適之,想來李林甫會非常歡喜。
  莫看楊家如今氣焰囂張,但楊釗還算冷靜,知道楊家只靠著李玉環與李隆基的感情,在外朝的根基非常淺薄。因此,他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投靠了李林甫,奔走於李林甫門下。當然,李林甫也是個識時務的人,知道楊家正得寵,對他也頗為另眼相看。
  “怎麽做?”楊釗果決地說道:“十壹郎,妳只管說,禦史臺裏的小官兒,我還是結交了幾個!”
  “我手中正有他的把柄。”葉暢笑了壹下:“只是彈劾他讓他從現在這個少卿的位置上滾下來還不夠,妳要想法子讓他被流放!”
  “那是自然,只要有把柄,流放他到崖州去都不算什麽大事!”楊釗滿口應承下來。
  “不要流放至崖州,流放積利州。”葉暢道。
  葉暢的口氣很平淡,但是楊釗卻吸了口冷氣。
  積利州是什麽地方,葉暢的地盤!楊釗心中很清楚,現在在積利州,只怕大唐天子的話都沒有葉暢有用,所謂縣官不如現管麽!李霅這廝與葉暢有仇,葉暢將他弄到積利州去,其下場可想而知。
  在寒戰了壹下之後,楊釗又覺得佩服:“十壹郎,就當如此,大丈夫有仇報仇有恩報恩,豈可婆婆媽媽存婦人之仁!不但是李霅,幹脆把李適之也弄去罷了,斬草須除根!”
  葉暢卻搖了搖頭,把他拉到壹邊:“楊兄,妳我如今在朝堂之上,都是小人物,弄壹個李霅,那是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事情,可是弄李適之,那就是我們過於囂張跋扈不知適度了。若是想讓陛下聖恩長久,咱們行事,還是勿太過為好。”
  “可是李適之豈會坐視其子出事?”
  “那又如何,咱們是小人物,卻有大人物盯著他呢,他現在在家中裝瘋賣傻尚能善終,若是真弄出什麽名堂來,妳以為最急的是誰?”
  楊釗頓時明白:“李相公?”
  葉暢嘿然壹笑,楊釗反應很快,他也算聰明,可惜此前沈淪下僚,然後又崛起得太快,缺少真正的基層鬥爭經驗。所以另壹世中,他雖然為相,看似精明能幹,實際上卻是弄得眾叛親離而不自知。
  “十壹郎,妳有何把柄,現在就交與我,此事宜早不宜遲,我現在就來布置!”
  楊釗覺得這是壹個討好李林甫的大好機會,甚至將楊玉環目前的處境都忘了。葉暢也隱隱有個感覺,自己在長安只怕呆不長久,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掉李霅,因此便點了點頭:“好,馬車還在吧,妳與我壹起去!”
  馬車出了楊府,打了個圈兒,徑直便向長安城外奔去,過了半個時辰,到了城外壹處小莊子。
  楊釗到了這裏,便敢掀簾向外觀看了,見到這個莊子,笑著道:“這是十壹郎的產業?莫非十壹郎在此金屋藏嬌了不成,要不為何不曾聽妳說起?”
  “往來長安,有時城中住著不方便,總得尋個落腳處。”葉暢道。
  莊子裏有壹些農夫,見到葉暢紛紛行禮,但農夫之外,還有些精壯漢子,在莊頭的曬谷場上打熬身體。楊釗看了壹眼,足足有三十余人,他心中壹動,回頭看著葉暢:“這些人手……”
  “我得罪的人不少啊,這幾年在長安,莫名其妙地遇刺,少說也遇到了三四回。”葉暢苦笑道:“故此準備些人手在此,只要出城回遼東,就要帶他們走。”
  “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呢?”
  “隴右時的同僚,與犬戎作戰,他們因傷致殘,大夥是壹個鍋裏舀飯的交情,有人還救過我性命,總不能看他們餓死,便養在此處了。”葉暢隨口道。
  這正是去年他招攬的那些隴右老兵,他們雖是傷殘,卻仍然甚為精悍,葉暢還有壹句沒有說,便是準備將他們也帶到遼東去。
  遼東攤子鋪開得太快,葉暢手中缺乏人手。他雖然不能募集正規軍,但各處團練總得拉起來。這些老兵雖是傷殘,可是派到各地去組織團練卻正好。
  而且葉暢還在等另壹批人,就是他在隴右時的那些軍中郎中們,這些人醫術不算太高明,但對於外科手術,現在卻已經有相當的經驗。葉暢憑借舊情和重金雙管齊下,說服了其中壹些人,只等著朝廷對積利州的處置決定後,便調他們去遼東,在遼東建起軍隊醫療體系。
  “原來都是些勇士。”楊釗隨口敷衍了句,便沒有再多問。
  進了莊子之後,葉暢令馬車停下來,帶著楊釗徑直走向壹個院子。這院子周圍有人巡視,戒備森嚴,讓楊釗心再度壹動。推開門,他進去之後,便看到幾個孩子在院中,又驚恐的目光看著他。
  “這是……”楊釗訝然問道。
  “何、費二位可在?”葉暢揚聲道。
  不壹會兒,兩個形容枯槁的人出現在他們面前,壹見著葉暢,那二人就下拜行大禮。
  “葉參軍,我二人真是被逼的,我二人並無與葉參軍為敵之意,您大人大量,便放過我們家小吧!”
  “是啊,葉參軍,我那最小之子,生時難產,還是用葉參軍所發明之產鉗才母子平安。葉參軍既救其壹命,如今還請再饒其壹命啊!”
  何貫與費旨二人,是在街上被人徑直帶到此處的,然後又勒令二人寫信,只說得罪了李霅,要立刻搬家,將他們家人也想法子弄到了這裏來。
  最初時二人還想要硬氣壹下,可家人也被弄來之後,現在他們總算覺悟了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,想要活下去,特別是想要家人活下去,就不得不在葉暢面前服軟賠罪。
  葉暢壹笑:“我自然知道不是妳們要對付我,妳們不過是門人清客,所作所為,盡為主家所命。不過妳們既然做了,就必須受到懲罰……我不喜歡禍及家人,可若妳們不知好歹,那麽說不得我也只能得罪了。”
  何、費二人對望了壹下,滿臉都是苦澀。此時還硬氣完全沒有任何意義,他們只能唯唯諾諾。
  “李霅是如何算計我的,妳們說與這位郎君聽聽。”葉暢道。
  何費二人此時才細看楊釗,才看壹眼,那何貫面色大變:“楊……楊……”
  楊家如今在長安城中風頭正健,他二人是看人眼色吃飯的,哪裏能不認識。壹見是楊釗,兩人的神情就更為惶恐:這可是貴妃娘娘的堂兄,出入宮禁無礙的人物!
  葉暢將他帶到這裏來,其背後意味著什麽?
  “妳們認得我?那就更好辦了,我是奉娘娘之命來的,妳們當說什麽,自己心中有數。”楊釗森然道:“哦,娘娘是不大管外邊事的,此事我要先說與妳們聽。”
  娘娘不管外邊事,但又是奉娘娘之命來,這看似自相矛盾的話裏,卻隱藏著深意。何、費二人心裏略壹琢磨,便想明白了:這楊釗乃是奉聖命而來,只是不能說!
  想明白這壹點,二人頓時面無人色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