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四章、平生之誌
帝國星穹 by 聖者晨雷
2021-10-12 21:16
李果所說的子雲,就是他們鹹陽四惡中的俞龍。
俞龍並非鹹陽人,而是吳郡來鹹陽求學的學子,數年之前,俞龍初入鹹陽城,與戚虎、李果、陳殤不打不相識,做出不少事情,所以壹起得了個“鹹陽四惡”的名頭。
趙和立刻意識到李果未盡之意,俞龍能夠在鹹陽立足,甚至有了“鹹陽四惡”名頭之後,得罪的人也不來真正找麻煩,其身後所立,估計就是這位禦史大夫晁沖之。
若真是如此,晁沖之為何要派人盯著趙和?
還有,晁沖之是吳郡人,與他們在曲池坊溫舒舊宅中遇到的黑衣人,是不是有某種關系?
二人默然來到蕭由家,不過李果在蕭由家門前停住腳步,他看著趙和:“我家與大將軍都是仇敵,所以我在鹹陽不怕得罪人。”
趙和點點頭,明白他的意思。
“但若是牽扯到俞子雲,我不能幫妳。”李果又道。
“那是自然。”趙和明白這點。
親疏有別,李果幫他,是希望從他這兒得到前大司農蔡圃的本領,但若牽連到他的摯友俞龍,李果肯定不會再繼續幫他了。
“若是可以的話,妳替我去問壹聲俞大哥。”沒有遲疑,趙和對李果道。
李果沈默了壹下:“說?”
“嗯,所有事情都可以說給他聽,我不覺得對他有什麽保密的必要。”趙和擡起臉,認真地看著李果。
李果盯著他好壹會兒,壹直陰郁的面龐上露出絲笑意,然後拍了壹下他的肩膀,轉身便走了。
看著他走遠,趙和獨自立於蕭由門前,突然間覺得有些孤獨。
他身處壹個巨大的旋渦之中,雖然波瀾不斷,但是壹直有人相伴,因此他並不覺得孤單。但到此時,趙吉、陳殤、李果,先後從他身邊離開,天地之間的壓力,仿佛都在他壹個人身上,讓他心裏有些消沈。
不過旋即他就將這絲消沈趕走,他並不怪這些離開的人,正如王夫子對他說的那樣,每個人都各有苦衷,要能夠從別人的立場之上考慮問題,否則便只是壹昧的怨天尤人,只會傷人傷己。
蕭由今日回來得又是很遲,趙和看到他時,發現這位向來從容冷靜的“師兄”,面色都有些憔悴了。
“任宜之死被結案了,袁觀使發話,溫舒遇刺之事到此為止。”蕭由說道。
趙和想起那日在鹹陽令署看到的袁觀使袁逸,那人風姿非凡,在趙和所見過的諸人之中,足以同羅運相提並論。但那家夥的酒量真不太好,飲酒之後便顛三倒四,這壹點上,就比不得羅運了。
“我覺得他其實也發現了疑竇……不,我確定他也發現了任宜之死背後的疑竇,但他有意將此事壓住了結。”蕭由眼睛微微瞇了起來:“呵呵,這事情越發的有趣了。”
他說完自己在衙署所得後,便看向趙和,等待趙和說明今日的收獲。
趙和將今日的經過源源本本說了壹遍,沒有參加自己個人的判斷。當聽到禦史大夫晁沖之派人盯著他們時,如同李果壹樣,蕭由第壹反應便是起說道:“晁沖之是吳郡人,他家中喜用吳郡物什!”
“俞龍與晁沖之是鄉黨,故此李果離開了。”趙和末了說道。
蕭由聽他說得平靜,沒有絲毫怨氣,側眼看了他壹眼:“原來如此。”
接下來就是沈默。
直到晚飯畢,蕭由都沒有再說什麽,只是要趙和好好休息。第二天大早,他又匆匆出門,在門口看到已經收拾好行囊的趙和,不由楞了壹下。
“妳這是……”
“我準備離開鹹陽。”趙和向蕭由施禮:“師兄,這段時間打擾師兄了。”
蕭由臉色變了幾變,沒有作聲。
趙和擡起頭來,誠懇地道:“多謝師兄。”
蕭由與他目光相對,好壹會兒之後才開口:“妳不會放棄吧?”
“我仍然會繼續追尋,我發現此前我尋錯了方向,我想要知道的,不過是自己身世,至於溫舒之死前後是不是有什麽秘密,對我來說是節外生枝。”趙和笑了起來:“我好不容易活到現在,我會繼續活下去。”
蕭由背著手在門前踱了幾步,好壹會兒之後,他看著趙和:“妳走之前,去見壹見俞龍。”
趙和楞了壹下。
“若他能夠直接問禦史大夫,或許妳身世之謎能夠得解。”蕭由擡頭望了望天色:“十五年前,惑星之亂時,晁沖之還沒有擔任禦史大夫,那時他的職司是博士祭酒。”
說完之後,蕭由沒有再說什麽,匆匆離開了。
趙和在他的門前沒有猶豫多久。
他是壹個相當果決的人,既然決定了,那就去做。
因此他依蕭由之語,趕往國子監。
那日他與陳殤壹起翻過國子監的圍墻,可謂熟門熟路。不過今日翻墻之後,就沒有被人圍住了。
國子監給趙和最深的印象,是其正大門後的那塊巨大石碑,上面用朱砂寫的“忠”字,每年都會在正月初壹時重描過壹次。
其次就是國子監滿園的樹木。
這些參天古樹,有不少甚至是二世聖皇帝和三世仁皇帝所手植,至今已有近壹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。
今日國子監中很安靜,趙和轉了壹圈,在外沒有看到人。他不敢去學監,因此便在壹座亭子之中稍歇,希望能看到壹個國子監的學生,然後請他去找俞龍。
這座亭子位於壹處池塘之上,趙和等得無聊,看到池塘邊有塊石頭隱約有字跡。他抹開遮擋字跡的苔蘚,發現上面寫的是“於靜處讀書、於鬧中明心”。
這話趙和並不陌生,那位在銅宮中教他讀書的酈伏生老先生,常常對他說這句話。
望著這字許久,趙和微微嘆了口氣。
那些老先生們終究都故去了,他只有自己壹個人……哪怕有蕭由這位師兄,可是他很清楚,師兄畢竟是隔著壹層,對他不可能和那些老先生們對他壹樣。
唯有在王道王夫子身上,趙和感覺到與老夫子們相似的地方。
他在亭中等了許久,終於看到壹位仆役,忙過去問話,才知道今日國子監休沐,大多數老師學生都離開了,故此沒有什麽人影。
聽說他要找俞龍,那位仆役倒是熱情,帶他到了俞龍住處,還替他叫門。
不壹會兒,俞龍出現在趙和面前。
看到趙和過來,俞龍臉上閃過壹絲異樣,然後將他讓進自己的屋中。
國子監裏的環境雖好,但住宿條件也就那樣,俞龍這裏也不例外。雖然被他收拾得很是幹凈,可仍然少不得壹些黴斑汙痕,四壁隱隱都漏著風。
大冬天住在這裏,也就是國子監諸生年輕,否則身子骨都受不了。
“我這是最北之處,正當風口,所以冬日裏我這裏最冷,妳喝口熱湯,免得凍著。”俞龍親歷親為,替趙和端上壹碗熱水,水中還被他放了不知是什麽香料,帶著股淡淡的香味。
“俞大哥為何不換壹間不那麽透風的?”趙和問道。
“我特意挑的這間,阿和,我的誌向,是三十五歲之時能夠隨大軍出塞,西涉流沙,北逐窮漠,揚我秦威,使胡戎不敢窺望陰山之南。”俞龍微微壹笑:“但我又是江南之人,必須提前適應北方的寒氣,到時才不至於因為怕冷而中途放棄。”
趙和還是第壹次聽人的誌向,心中不免有些新奇:“俞大哥的誌向是在塞外揚威,那陳橫之、戚王佐和李碩夫他們呢?”
“陳殤的誌向是於萬裏之外取邊功而復侯,戚虎則是督壹軍鎮撫邊郡,而李果麽,合我與陳殤之誌,他希望能夠領壹軍過杭愛山,破犬戎汗庭後還而封侯,這也是他們李家幾代人的夙願。”
趙和有些理解,為何陳殤他們性格各不相同,愛好也彼此不壹,但卻能夠成為摯交好友了。他們的誌向其實都很相似,都是能夠以軍事才能建功立業。
“阿和妳呢,妳的誌向是什麽?”俞龍又問。
趙和壹時茫然,好壹會兒才搖了搖頭:“我沒有什麽誌向……”
“人不要無誌,立誌當乘少壯。”俞龍說到這,自嘲地道:“自然,我對妳說這話其實不太妥當,我未曾有過妳這樣的經歷,若換作我是妳,只怕遠不如妳。”
趙和訝然揚眉。
俞龍點了點頭,溫聲說道:“我所言皆是真心,阿和,妳的事情,李果都對我說了,妳身世之離奇,舉世少有,我也無法給妳什麽建議,不過……王夫子,還有蕭大夫,他們都是很有學問的人,妳在銅宮之中身邊的那些老人,也都是很有學問的人,我想,他們對妳說的東西裏,已經有足夠多的建議了。”
趙和低頭思忖了好壹會兒,然後昂頭展顏壹笑:“是,多謝俞大哥。”
俞龍起身,緩緩走到了窗前,打開窗子,任北風吹動自己的頭發衣襟:“其實我心底也有壹個困惑,原本是想說給陳殤他們聽的,不過既然妳來了,說給妳聽也壹樣。”
趙和楞了下,俞龍在“鹹陽四惡”中給他的感覺是最為沈穩也最有主見的壹個,他怎麽也會有困惑?
“李果昨夜來找我,我思前想後,於是今天利用休沐之機去見華祭酒……妳還記得吧,鹹陽令署時帶著諸位博士、教諭來的那位華祭酒。”
趙和當然記得,他低了壹下頭:“原本該向華祭酒道謝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