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

要離刺荊軻

歷史軍事

  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。   朕奮三世之余烈,用天下之大義,乃執三尺劍,以做天下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964章 猛將

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

2018-6-22 23:17

  “早則壹載,遲早兩歲!”劉徹看著群臣說道:“就必須發起高闕戰役!”
  準確的說,漢匈戰爭,必須在六年之內結束。
  六年之內,劉徹要消滅匈奴王庭,至少也要將河西走廊以及幕南的所有戰略要點占領,同時,還要將西域戰略,迫使匈奴人只能龜縮在大漠以北。
  而壹旦匈奴人只能龜縮在漠北,又沒有了西域可以吸血。
  那他們就是甕中之鱉,遲早要餓死,渴死!
  至於為什麽是六年?
  因為……
  六年後,也就是西元前壹百四十四年。
  歲在丁酉,春三月,大雨雪!
  整個關中,將連續三天,遭遇暴雨和大雪襲擊。
  當年,關中糧食歉收,減產超過壹半,同時北方也出現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。
  隔年,關中壹日三地動。
  上庸大地震爆發,震級至少裏氏八級,強余震持續二十二天。
  上庸縣被夷為平地,死傷百姓士民以萬計。
  夏,大旱,蝗蟲起。
  這意味著,那兩年,漢室都不會有余力處理外面的事情。
  必須將全部心神放在內政上。
  好在,去年劉徹就已經下令遷上庸郡遷離原址,向南偏移壹百裏。
  但,這只能確保上庸地震損失減少到最低。
  而且,那場可怕的晚春雨雪災害和隔年的大旱,在劉徹的記憶裏,留下了非常可怕而深刻的印象。
  而聽到了這個準確的時間的將軍列侯,卻都是私底下彈冠相慶。
  事實證明,打仗撈軍功,是會上癮的!
  尤其是馬邑之戰的大勝和隨後實實在在下發的賞賜和爵位,讓整個漢室的軍方和貴族們,都為之瘋狂。
  從上到下,現在,都只有壹個想法——還有誰?還有誰!
  這也是商鞅設計的軍功勛爵名田宅制度的可怕之處。
  房子、土地、票子、妹子、爵位、地位!
  想要嗎?
  那就去作戰吧!
  用敵人的首級和鮮血以及哀嚎來換取這些獎賞吧!
  明文規定,明確的軍功等級以及相關的晉升方法,足以讓任何人,哪怕是膽小鬼和怯懦者的勇氣和血性也被喚醒。
  現在,整個世界,整個中國的軍人和百姓,都被馬邑之戰的輝煌勝利以及豐厚的獎賞而刺激的血脈僨張。
  軍隊內部暗流湧動。
  尤其是那些上次沒撈到出戰機會的山頭……
  譬如,棘門軍、灞上軍這樣的老牌的主力野戰兵團。
  “陛下……”壹員虎將,昂首跨步,走出人群,來到殿中,微微恭身致意:“末將臣灞上軍都尉勇,願為陛下輕兵之矢!”
  他微微收縮壹下身子,龐大的身軀中的骨骼,頓時就響個不停。
  足足至少壹米九以上的個頭,使得他的身形就猶如壹座小山壹樣,結實的肌肉,就像堅石壹般,仿佛電影裏的史泰龍走到人間,隨時都會提起加特林大殺特殺!
  讓劉徹看了,都有些發毛。
  “勇兒,天子面前不得放肆!”將軍們之中,壹位老將出聲訓斥,然後出列而拜:“老臣管教無方,讓陛下見笑了!”
  劉徹看著這對父子,露出壹絲笑容。
  管教無方?
  是故意的吧!
  “馮公請起……”劉徹擡擡手說道:“令郎狼行虎步,勇冠三軍,朕甚喜也!”
  劉徹拍著手道:“朕願以令郎為侍中,為朕侍衛帷幄,不知馮公意下如何?”
  老將軍聞言大喜,拜道:“這是犬子的榮耀,伏唯陛下之命!”
  然後,他扭頭對那個年輕的巨人說道:“還快快奉詔?”
  那軍官連忙叩首拜道:“諾!臣謹奉詔!”
  劉徹看了,滿意極了!
  因為,他知道,現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軍官,在未來,會是壹位讓人敬畏,同時也讓人惋惜的英雄!
  他姓馮,名勇,字子敢。
  墨子曰:勇誌所以敢也!
  他沒有辜負自己的名字和表字。
  在曾經的歷史上,七年後,雁門郡郡守郅都為竇太後賜死。
  匈奴去壹大敵。
  隔年,匈奴就大舉入寇雁門,想要壹雪被郅都吊打的恥辱。
  當時,接替郅都為雁門郡守的就是這位馮勇的父親,大概就是劉徹現在面前的這位老將軍馮敬。
  馮敬是老臣子了。
  馮敬之父,是秦將馮無擇,也就是那位在曾經保護秦始皇南巡的秦武信候。
  順便說壹句,馮無擇的祖父,就是那位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的韓上黨郡太守馮亭。
  所以,這是壹個軍功勛爵為本的武將世家。
  而且枝繁葉茂,經歷戰國至秦漢的歲月依然強盛。
  馮敬本人的履歷也非常漂亮。
  他本人,曾經與韓信和曹參在楚漢爭霸時交過手,雖然戰敗被俘,但卻得到了劉邦的誇獎,說他還是頗有賢能,打不過韓信曹參,那是理所當然,非戰之罪。
  馮敬本人,參與過平滅諸呂之亂。
  並且在政變中,手刃了諸呂的頭號戰將,那位與他父親同名,曾經在滎陽城斷後,為劉邦出逃爭取到寶貴時間的漢博成侯馮無擇。
  因為這個功勞,馮敬本人在太宗皇帝時期,曾經短暫擔任了三公之壹的禦史大夫。
  然而,很快,壹個事情發生了。
  馮敬因此丟掉了禦史大夫的職位。
  外人都說,馮敬是因為和周勃、灌嬰合夥詆毀賈誼。
  因此被太宗皇帝冷落。
  但,只有劉氏的天子才知道,真相是什麽?
  劉徹看著自己眼前的這位老將軍,老實說,心裏面也是發毛的。
  眾所周知,劉徹的老爹即位前,是還有四個哥哥的。
  也就是說,劉徹有四位伯父,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死了。
  怎麽死的?
  史書上說病死的,坊間說是因為從代國來到的長安的路上,染上風寒,暴卒的。
  而散落在民間的八卦黨裏,則有些微弱的聲音在說:太宗殺妻殺子殺舅殺弟。
  殺舅殺弟,是即位後的事情。
  而殺妻殺子是即位前的事實。
  八卦黨們又壹次勝利了!
  但,他們沒有證據,他們的聲音註定要被埋葬,而且,他們知道的也不是真相。
  只是接近真相!
  當然,史書上的記載,偶爾也會暴露出真相和事實。
  譬如,後來太史公著史記,就不小心在《外戚世家》裏就寫漏了:代王王後先後生四男,及代王更立,而王後所生四男更病死!
  註意是先後病死,而且是太宗來到長安在長安先後病死的。
  他們為什麽會先後病死?
  還有,那位代王的王後,哪裏去了?
  她姓什麽叫什麽?
  她的兒子們叫什麽?
  死因是什麽?
  史書上壹個字也沒有!
  這段歷史,毫無疑問,是被強權,而且是強大的連皇帝都要低頭的強權強行從歷史長河中截取出來,然後抹殺掉了的。
  她們的名字,永無人知曉,她們的故事,隨風消逝。
  但,在唯有皇帝能接觸到的,深藏在未央宮深處,被嚴格保護和保密的壹間密室裏。
  堆滿了這些被抹去和抹殺的歷史。
  其中,有著韓信之死的真相,有著彭越被誅的事實,還有著完整的高帝起居錄、孝惠起居錄以及呂後起居錄。
  自然,也有有關這段歷史的真相。
  劉徹的四個伯父,不是病死。
  而是被毒殺!
  下毒的人,就是眼前的這個老將軍馮敬。
  而且是他親手將毒酒,灌入四位王子的喉嚨裏,看著他們咽氣的!
  但,他們的父親,劉徹的祖父,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壹切。
  因為,這就是代價。
  即位為帝的代價!
  因為,那四個兒子的母親,姓呂!
  呂後當年,為了永葆呂氏富貴,於是,推行了劉呂聯姻。也就是所謂的“呂氏有女,不以他配,而適劉氏。”
  所有的諸侯王的正妃,都是呂氏!
  代王劉恒,自也不例外!
  而當代王要變成天子。
  那麽,王後和王後的兒子,就不能留下,必須去死!
  這就是為什麽,史書上會記載,太宗孝文皇帝,在代國,聽說了大臣們推舉他為帝,卻猶豫,卻遲疑,沒有馬上啟程的緣故。
  根本不是擔心局勢。
  而是……
  諸侯大臣的條件是——王後及王後子,皆不得留!
  馮敬作為親自下毒毒死了太宗皇帝四個兒子的人,哪怕他只是個執行者,真正的命令,是陳平周勃灌嬰等巨頭所下。
  但他也因此被牽連。
  在陳平病故,灌嬰逝世,而周勃被驅逐甚至下獄後。
  他的禦史大夫,自然也要罷免。
  不止被罷免,還要被長期排斥在決策圈之外。
  壹個大臣,連皇子都敢毒殺。
  就問皇帝怕不怕,心裏面發不發毛!?
  皇帝在這樣的大臣面前,當然會感到恐懼,也當然會心裏發毛。
  但,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。
  當年,聯合起來誅滅了呂氏集團,控制了天下的諸侯大臣貴族聯盟,也早已經支離破碎,所有的巨頭,全都死了。
  留下的不過是三五只小貓小狗。
  他們再也構不成對皇權的威脅了。
  當然,更重要的是,劉徹知道,眼前的這對父子,在曾經的歷史上,成為了英雄,為了對抗匈奴入侵,保護百姓,捐出了自己的生命。
  馮敬也是歷史上整個漢匈戰爭中,漢室戰死的最高等級的軍官。
  而他的兒子,現在劉徹眼前這個年紀不過二十四五歲的馮勇,更是表現出了大無畏的精神。
  他壹個人,在雁門關的城門口,阻擋了匈奴鐵騎整整壹刻鐘。
  讓匈奴騎兵,根本無法越過他的屏障。
  從而使得雁門百姓,能夠有序撤離。
  他壹個人,至少挽救了數百人的命運!
  這是西漢版的許褚、典韋。
  有著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強大武力。
  現在,漢室自然不需要再擔心雁門關的問題了。
  馬邑之戰後,匈奴人大概再也沒有勇氣敢走馬邑、雁門這壹條線了。
  而且,漢室也已經從戰略防守,轉向戰略進攻。
  劉徹覺得以馮勇的勇氣和武力,應當成為他的壹柄利劍,為他攻取單於庭。
  至於,他老爹曾經的黑歷史?
  劉徹和他的父親以及祖父,連當年下令之人的後代,也能包容和使用。
  區區壹個執行者,又算的了什麽?
  再說了……
  換個角度想想的話,假如馮敬沒有毒死那四位伯父,那劉徹還能坐在這裏嗎?
  講道理的話,其實劉徹還應該感謝他。
  這雖然聽上去很殘酷,很殘忍。
  但,這就是現實,這就是皇室內部傾軋的殘酷!
  比起那四位伯父。
  少帝兄弟的死狀,那才叫慘!
  他們被夏侯嬰砍成了肉泥!
  殺了人,還要說他們“非劉氏子”,是野種!
  年輕的馮勇,自然根本不知道自己家的這些黑歷史,他的長輩也永遠不會跟他說。
  這些秘密,註定要隨著老臣們的消亡,而永遠被抹去。
  馮勇興高采烈站起來,然後,規規矩矩的跟著劇孟,站到劉徹階前的臺階上。
  他高大的身材,強壯的體魄,足以讓他哪怕在肌肉男成群的侍從官群裏,也顯得鶴立雞群。
  劉徹也非常滿意。
  這麽壹個保鏢,哪怕是體型也足以震懾許多人了。
  更何況,他的武力值,還是冠絕三軍的。
  是真正的百人敵!
  再過二十年,當衛青霍去病橫空出世時,他也依然年富力強,可以作為前輩或者助手,幫助那兩位天之驕子更好更快的走上他們應該走的道路。
  想著衛青霍去病,劉徹在心裏算了壹下。
  現在的衛青,應該已經有八歲左右了。
  大抵在平陽縣開始了他多苦多難,但卻奠定了他性格的放羊生涯。
  講道理的話,其實,再過個兩三年,就可以找個借口,將他弄來長安,送去武苑培養了。
  “就用遴選武士和衛士的借口吧……”
  這樣想著的時候,殿門外傳來了腳步聲。
  少府卿劉舍與樓船將軍徐悍,帶著各自的屬官,走了進來。
  而墨家現在的鉅子楊毅也帶著兩個墨者,赤腳走近殿中。
  眾人來到劉徹面前,恭身壹拜,道:“臣少府令舍、臣樓船將軍悍,臣墨苑令毅,奉詔前來,請陛下訓示!”
  劉徹站起身來,拍拍手,對左右吩咐:“將北河地圖取來!”
  “諾!”立刻有尚書郎領命。
  不久後,就捧著壹副繪制在帛書上的地圖走了出來。
  這是漢匈和親協議的產物。
  因為漢匈新的和親協議規定,匈奴必須允許漢室官員進入匈奴國內,清查各部族的漢人奴隸。
  這使得漢室的使者和官員能夠深入之前不能深入的地區,繪制出當地的地理地貌和山川河流的走向。
  北河、梓嶺以及高闕還有陰山等地的詳細情況,因此被繪制出來。
  未來壹兩年,借著這個機會。
  漢室還可能繪制出祁連山、胭脂山、昆侖山甚至是狼居胥山的地圖。
  甚至標註出匈奴單於庭的遷徙路線!
  如此簡單而輕松的就能獲得這些情報。
  這讓劉徹也有些意外。
  不過,既然匈奴人這麽大意,那,劉徹不好好的利用好這個機會,抓緊時間,搶在漢匈全面戰爭前,繪制出更多的地圖,查清楚更多的地理地貌,那他就太對不起匈奴人送的這份禮物了!
  北河的地圖,被打開,坦露在眾人面前。
  這副地圖繪制的非常詳細。
  詳細到了,連那裏的水比較深,那裏的水流流速比較快,都標識了出來。
  這要多虧了匈奴奸且渠且雕難,還有那些被利益和錢收買了的休屠部族和渾邪部族,睜壹只眼閉壹只眼的放水。
  在其他地方,估計再想繪制出這樣詳細的地圖,已經不可能了。
  “請諸卿來此,就是想請諸卿根據此圖及其情報,想出壹個能在北河之上架設浮橋的最佳辦法,並且選定最佳的浮橋架設地點!”劉徹說道:“卿等都是這方面的行家,請在三日內,拿出具體的措施和辦法,然後報告給丞相!另外,墨家請根據當前的浮橋之法,盡力改良和改進浮橋,使之更便捷更堅固!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