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

要離刺荊軻

歷史軍事

  受命於天,既壽永昌。   朕奮三世之余烈,用天下之大義,乃執三尺劍,以做天下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448章 龍城大會(三)

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

2018-6-22 23:18

  在南池修整了兩天後,司馬遷等人與“長安侯”壹起上路,繼續前往龍城。
  而由於有了“長安侯”的軍隊護送,原本奉命保護司馬遷等人的漢軍騎兵則折返回狼猛塞。
  而在這兩天的時間裏,司馬遷倒也與那“長安侯”成為了朋友。
  既然是朋友,那就無所不談了。
  司馬遷的很多疑惑,都從這“長安侯”口中或者他的家臣口中得到了答案。
  首先,自然是老盧家這幾十年在草原上的經歷,被司馬遷弄清了。
  雖然說,在這“長安侯”與他的家臣口中,那燕王盧綰與盧它之,自然是忠肝義膽,義薄雲天的角色。
  不過為小人所害,不得不遠走匈奴以保全自身。
  但在匈奴,他們卻是壹直矢誌於報效朝廷和天子,世代都為長安提供情報、預警。
  更幫助了包括韓頹當、章尼等人在內的許多忠臣,逃回中國,真真是壹曲忠誠的贊歌。
  這種事情,作為史官,司馬遷當然知道,聽聽就好了,不能當真。
  至少,在沒有找到第二方甚至第三方的證據和事實前,這“長安侯”的話大約只能信壹半——那就是盧家確實在過去為漢室做過事情。
  至少,“長安侯”所說的幾個事情,司馬遷是知道的。
  譬如,呂後時期,曾經以賓客禮遇,招待過盧綰的遺孀和子女。
  也譬如,太宗時,盧氏確實幫著韓頹當等人打通了回歸中國的道路。
  但其他事情嘛,就呵呵了……
  而除此之外,司馬遷也搞清楚了其他壹些事情。
  譬如說,這當代“長安侯”姓盧名安字思國,只比司馬遷年長壹歲。
  更弄清楚了,如今漢室控制下的草原的現狀。
  自燕薊之戰,車騎將軍義縱便派人在太原籌建起了“安北都護府”衙門,統領北地漢軍的全權指揮權力。
  如今,安北都護府草創,具體的架子還沒有搭起來。
  所以呢,各方各面,都在忙著劃地盤,搶蛋糕。
  燕薊方面,暫且沒有人去理會。
  但在雲中郡-上谷郡這壹帶,各個郡之間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。
  草原上的部族,就成為各方爭搶的對象。
  是以,在各個方面沒有理順之前,或者說安北都護府以及長安方面沒有派人來協調前,各方面都沒有空來理會草原,大家都在忙著互相對噴。
  但草原上的事情,也不能沒人管。
  所以,這個時候,大鴻臚公孫昆邪跳了出來。
  公孫昆邪告訴各郡和有關各方:今幕南初定,而國策未明,諸胡各部,當如舊故事。
  什麽舊故事?
  自然是受他這個大鴻臚衙門暫時管轄嘍!
  在這個事情上,沒有人願意與當朝九卿別苗頭——哪怕這個九卿其實是九卿之中排名最後,最沒有權力的。
  但九卿就是九卿,九卿的威權必須維護。
  再者說,公孫昆邪說的名正言順,且理由充分,正大光明!
  最重要的是——諸胡各部,由大鴻臚管轄,這個事情本身並不傷害有關各方的利益。
  說到底,雲中、太原、上谷諸郡,爭奪的只是各自可以影響的地盤而已。
  更確切的說是草原上的諸胡各部手裏面的廉價勞動力和廉價牲畜。
  所以呢,如今草原諸部,特別是漢室實際控制和掌握的地區遊牧的部族,都是由大鴻臚在管理。
  而大鴻臚只是壹個外事衙門,人少資金少權柄少。
  草原又這麽大,即使想管也管不過來。
  怎麽辦?
  大鴻臚宣布,其他各部暫且不管。
  先厘定那些曾經幫助過漢室,曾經為漢室流過血、出過力的部族的名分。
  於是,大鴻臚衙門就從故紙堆裏翻翻倒倒,搞了壹個名單出來。
  名單上的部族,哪怕只是過去曾經協助過漢室軍民、救助過漢室臣民的,統統給壹面黑龍旗。
  意思就是——這是自己人。
  好嘛,得了黑龍旗的部族,腰桿瞬間就硬了起來。
  由於有著漢朝爸爸當後盾,他們在面對沒有黑龍旗的部族時格外硬氣。
  這也就是司馬遷等人路上所見的情況——壹個小部族,就敢於驅趕壹個實力遠勝於他們的強大部族!
  自然,有人不服。
  但不服的家夥,很快就被漢軍教做人了。
  這樣,草原上立刻鴉雀無聲,人人都服從了這個制度。
  這可真是讓司馬遷等人目瞪口呆,大開眼界。
  甚至有人在得知了此事後,忍不住問道:“若有人狐假虎威,胡作非為,該當如何?”
  卻不料遭了白眼。
  盧安的壹個家臣甚至說道:“即使有人狐假虎威,胡作非為,那也是他們應得的賞賜!”
  壹副就該如此的模樣,真是有些讓人無語。
  而壹路上的見聞更是讓司馬遷等人隱約感覺到,似乎連這草原的各部都認可和接受這樣的規矩,這樣的制度。
  這真是讓人有些難以理解。
  直到,在前往龍城的路上,再壹次看到類似的情況,司馬遷忍不住去問盧安:“何以諸部皆遵此法?”
  盧安聞言,哈哈大笑:“這在草原上本就很正常啊!而且,如今的規矩,比過去可仁慈和寬松多了!從前匈奴人為政之時,可比這要殘忍的多!”
  “匈奴本部,哪怕只有壹個人,也可以驅趕壹個數千人的部族,遷徙數百裏,讓出他們的牧場!”
  “稍有不從,即行屠滅之策!”
  “從前,草原上的所有肥美牧場,甚至是中等的牧場,統統都與如今的這諸部毫無幹系!他們只能遊牧在那些貧瘠的沙地、鮮有水草的丘陵之間!哪能像如今,最差也可以占壹塊河流之地!”
  “況且……”盧安指著那些被人趕著不得不離開的部族說道:“賢弟難道以為彼輩離開了就不會回來嗎?”
  這個解釋,真是讓司馬遷聽的壹楞壹楞的。
  過去,他常常聽人說“匈奴稽粥氏率獸食人,暴虐人民”,但卻沒有什麽感受。
  如今,親眼所見,親耳所聞。
  終於讓他知道,匈奴人的殘暴統治殘暴到了什麽地步了!
  與之相比,如今漢室執行的這個策略,不能說仁慈,但起碼公平公正。
  親漢派,理所應當的得到了賞賜,而其他部族,也有生活的空間,日子也能過下去。
  “若能衣食足,便是夷狄,也可以為順民……”弄清楚了這個事情後,司馬遷忽然有所明悟,感慨了起來。
  其他人聞言,也都是若有所思。
  中國自春秋以來,數百年的諸子百家爭鳴,爭來爭去,其實說到底,爭的就是衣食足這三個字而已。
  區別只在於,諸子百家企圖實現衣食足的道路各不相同罷了。
  ……
  從南池出發,向西南方向行進了三日後,龍城——今天的順德城就出現了司馬遷等人的眼簾之前。
  只不過,與眾人想象中略微有些不同。
  龍城,過去曾經是匈奴的祭天之所,也是數百年來,匈奴單於的歸天之地。
  包括頭曼單於在內,所有有名有姓的單於,最終在死後都被葬在此地。
  司馬遷曾經看過石渠閣記錄的檔案,知道,匈奴單於送葬的規模,雖然不及漢天子,但也比中國諸侯王要強。
  且,匈奴人保留著人殉。
  每次單於駕崩,其大臣、妻妾以及奴婢,會有大量人陪葬!
  譬如,十余年前,老上單於去世,漢室遣使致哀。
  使者回來後報告朝廷:單於崩,匈奴以國葬葬之,其棺槨以金銀為飾,雖無封樹喪服,然其近幸妻妾從死殉者數以千計。
  這樣壹個巨大的陪葬人數,足以使得其墓葬區成為壹個龐大的地域。
  匈奴人雖然沒有立冢樹碑的傳統,但再怎麽說,單於的陵寢區也得保持莊嚴吧?
  但在現在,整個龍城附近,都是人仰馬翻。
  數不清的人頭攢動,不知道有多少個部族,在這廣闊的大地上駐紮著,喧嘩聲十裏內都聽得清清楚楚。
  這些匈奴人,似乎壓根也不在乎,自己腳下就可能埋著自己的祖先和先王。
  甚至有著熊孩子,騎著羊,滿大山的亂竄。
  “匈奴俗如此……”見到司馬遷等人詫異的模樣,盧安解釋道:“莫說如今這位單於了……就是過去軍臣在時,諸部大會龍城,也無人理會什麽先王不先王的……”
  ……
  此刻,在龍城之內,這過去原本非本部的首領不能進入的神聖龍城,許多曾經連來此的資格都沒有的部族首領們被安置在城中的房屋裏。
  這些住慣了穹廬的遊牧部族貴族,壹時間很難適應這龍城之內被改造成漢室宅院的住所。
  但,他們不習慣也要習慣。
  因為,至少在幕南地區,天已經變了。
  這個世界的主宰是漢朝!
  曾經威風凜凜,鎮壓萬族的匈奴,現在已經北遁到了燕然山(杭愛山),漢軍接連取得的輝煌勝利,使得每壹個部族都不得不俯首。
  更何況,現在,諸部都有求於人。
  再找不到糧食回去,很多部族就要死人了!
  而且是成片成片的死!
  而這龍城之內,卻有糧食。
  不僅僅有糧食,還有著大量的奶酪!
  成千上萬的奶酪!
  漢朝的奶酪,在過去就以質量好、口感佳和價格廉,馳名草原。
  馬邑之戰前,匈奴曾經每年要從漢朝進口奶酪上千石。
  為此,軍臣甚至拿著從西域搜刮來的黃金珠玉付賬。
  哪怕馬邑之戰後,匈奴人也依舊大量從漢朝進口奶酪。
  許多人都說,漢朝人的奶酪之所以能有那麽多,是因為漢朝皇帝能命令鬼神,祂命令鬼神讓漢朝的牧場之中生長出壹種鮮嫩而且多汁,產量還高的鮮草。
  這種鮮草,除了冬天外,壹年四季都在不斷生長。
  而且,無論是牛馬還是橐他都愛吃,吃了還能長膘,下奶。
  且,漢朝的牧民,在冬天無須遷徙。
  這也是漢朝神皇下的命令。
  總而言之,諸部族,甚至連匈奴人現在都覺得,自己敗給漢軍,實在是非戰之罪啊!
  沒辦法,哥們就這小胳膊小腿的,哪裏能是有鬼神相助的漢朝人的對手?
  是以,輸給漢朝人不是恥辱。
  當然,有不少野心家,心裏面覺得,漢朝人雖強,但也未必能在草原上立足。
  此番來這龍城,大家夥都是來探探口風打打秋風的。
  總不能說,咱們千裏迢迢來朝覲單於,卻不賞點吃的吧?
  哪成想,到了這龍城,吃的確實有——每壹個部族,都發給了壹百石粟米五十石奶酪……然後就沒有然後了。
  歸義單於表示——想要糧食可以!自己去買!
  在經過他的努力懇求後,偉大的漢天子批準了,所有臣服於漢的部族,都可以隨時來龍城交易。
  大黃、花椒、鐵鍋乃至於青銅器、糧食、奶酪、食鹽。
  只要是願意聽話的部族,人人都可以拿東西來換。
  什麽皮毛啊黃金啊寶石啊牲畜啊奴隸啊,什麽都可以。
  實在不行,還可以把自己抵押給漢朝商人。
  甚至,還有漢朝商人在放貸。
  壹個姓楊和壹個姓田的家夥,願意直接給那些缺錢缺物資,但亟需糧食救命的部族貸款。
  壹個壹千邑落的部族,可以最高貸到壹千石粟米、壹百石奶酪的物資。
  僅僅需要簽壹張契約,再把自己的人民帶到這龍城來,讓他們看看。
  看上去,這個條件很不錯。
  但實則……
  除了那些實在沒辦法,沒有糧食就要滅絕的部族外,沒有人願意考慮這個選項。
  因為,這些漢朝人,素來狡詐無比,誰知道他們懷的是什麽心思?
  說的好聽,帶部族人民牲畜來此,就可以拿到糧食,甚至草料。
  但萬壹,這些漢朝人使詐呢?
  全族豈非都得交代在這裏?
  這幾天,更有著消息傳來,連龜縮在幕北和躲在河西的兩個單於庭,也悄悄的派了人,帶著黃金珠寶來到了這龍城。
  他們似乎也想買點什麽東西?
  總之,現在的情況,已經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。
  但看不懂歸看不懂,買東西歸買東西。
  沒有糧食,部族就要餓死人。
  這是鐵的事實。
  所以,這些日子,龍城內外,都已經變成了壹個集市。
  漢朝商人源源不斷的運來糧食和其他物資,而各部也源源不斷的拿來了漢朝人需要的皮毛、黃金、寶石。
  看上去,似乎是壹個皆大歡喜的買賣。
  但實則,所有人都知道,等到龍城大會那天,恐怕要出事。
  各部族都已經做好了準備,在龍城之會上發難!
  但就在這時,壹個驚人的消息傳開了——有漢朝商人居然在賣武器!
  雖然是青銅武器,還是漢朝庫存的那些舊武器。
  但是,這對於諸部族來說,卻跟地震壹樣!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